发布日期:2025-02-04 23:03 点击次数:138
27、1979年3月5日起,全面撤军
在广西和云南前线的中国军队攻陷越南北部的谅山、同登、禄平、高平、复和、七溪、广渊、脱浪、东溪、重庆、通农、朔江、老街、甘塘、沙巴、封土等二十多个城镇和战略要地后,新华社发出中国政府的声明:“由于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在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中国政府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允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我们要的只是和平和安宁的边界。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这一正义立场,将受到越南政府和世界各国政府的尊重。我们正告越南当局,在中国边防部队撤出以后,不得再对中国边境进行任何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中国方面保留继续自卫还击的权利。
我们一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当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再次建议,中越双方迅速举行谈判,讨论确保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和安宁,并进而解决有关边境和领土问题的争议。我们诚恳地希望越南方面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凡是有助于保障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解决有争议的建议,中国政府都愿意予以认真考虑。
中越两国人民具有传统的友谊。这种友谊符合我国两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十分珍视同越南人民的这种友谊。虽然近几年内这种友谊受到令人痛心的破坏,我们仍然殷切地希望它得到恢复。我们希望越南当局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停止反华仇华政策,使中越两国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我们相信,中国的这种积极的建设性立场,必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同时,我们希望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采取措施,促使越南当局立即停止对柬埔寨的侵略行动,并将其侵入柬埔寨的全部武装力量撤回本国境内,以利于东南亚和亚洲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稳定。”
我军在广西方向,整个作战共投入18个陆军师,攻入越南北方纵深达40公里,攻占面积接近5300平方公里,同时攻占了高平、谅山两个北部省份的省城。此外还攻占了茶灵、七溪、东溪、广和、通农、重庆、高禄、禄平等11座县城和中越两国铁路和公路的交汇点的同登镇。在攻下越南首都门户谅山后,我们要主动撤军了。以1979年时的中国军力,虽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但打到越南首都河内是完全不成问题的。然而,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做,攻下谅山就撤军了呢?对此,国际社会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越北地区的雨季在4月间开始,而中国大陆东北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沿岸,冰雪溶解时节,亦在4、5月间,所以中共选择2、3月份攻越最为有利,可获天候之最大利益,而在东北中苏边境上,亦可有效限制苏俄地面部队行动。”所以仗打到3月份刚刚好。4月份,越北地区进入雨季后,不利于我大部队和重装备行动。其实越南的雨季可能给进攻部队带来一定困难,但攻下河内至多会需时长一些,伤亡大一些,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打仗了。苏联是否会在北面进攻中国,也不会由边境上的冰雪是否融化所决定,而取决于当时国际战略格局变化,取决于苏、美对抗的全球战略需要,取决于中、苏、美三国的微妙关系。可见气候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但并非是否继续战争的决定因素。
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军队落后的后勤补给系统无法维持战争继续,所以要撤军。有个外国军事家评论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79年以前遵循的基本理论是打一场消耗的人民战争,实质上是一套旨在诱敌深入,用游击战术摧毁敌方战斗力的防御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防御和游击战,致使中国无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这种国防战略令我们需要在敌对国大兵团作战时出现后勤补给问题。这一评论还指出:“中国军队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支援快速运动、长距离进攻作战的后勤供应计划或结构。”这种分析不无道理,我163师当年作战地域纵深不过20公里左右,但缺粮、缺水、缺弹药情况还是偶然出现。伤员不能及时从前线运回后方的情况也不少。后勤补给问题在负责长途穿插的部队就显得更为严峻,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当年的后勤支援主要靠民工,运作模式和1948年淮海战役时差不多,基本上还是采取蚂蚁搬家的方法运送军用物资到前线。为了保障运输线,需要调动大量战斗部队去沿途保卫。加上是在敌对国境内作战,越南人的全民皆兵,令我们需要用于保护运输线的战斗部队就更多。
广州军区参谋长周德礼在《对高平地区作战计划问题的探讨》一文中说:“我们在计划高平地区的作战时,预计我军兵力可以达到数倍于敌。确定这个数字的依据是,战前敌人在战区内有一个步兵师(8500余人),三个独立团(3000余人),五个县独立营和一个特工营(约2000人),十一个公安屯和驻兵点(不足1000人),共约15000人左右。按说这样的兵力对比,我们是占绝对优势了。但在作战过程中仍然感到兵力不足,在陆续投入一定数量的战役预备队后才基本上满足了攻歼敌人的需要。为什么数倍于敌的兵力,仍然感到兵力不足呢?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兵力对比的计算上,没有把敌方民军的兵力计算在内。在作战过程中,我军要拿出相当大的力量去对付民军。这在战前我们是没有估计到的。高平战区究竟有多少民军?据调查,8万人口的广和县,就有民军一万多人,组成了62个连队。估计整个高平战区敌民军数也要超过敌正规军与地方军的总和。我们在计算敌我兵力对比时,没有把这样大的一股武装力量计算在内,是一个严重的教训。”从周德礼的总结中,可见战前对越南参战兵力估计有较大出入,加上需要对上百公里后勤补给线的保障,我们的兵力的确明显不足。后来许世友不得不把战役预备队54军的两个师调了上去。后勤补给是实际问题,但也不是撤军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