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1 17:30 点击次数:137
[历史上的今天:吉野号的传奇与覆灭]
1894年7月31日,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正式通知清政府,宣布断绝外交关系。次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巡洋舰成为战场上的关键角色。
吉野号:甲午海战的“海上杀手”
作为日本海军的新锐战舰,吉野号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一年刚刚服役。它的排水量达4100吨,是当时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之一。相比之下,北洋水师仅有“定远”和“镇远”两艘7000吨级的铁甲舰在吨位上占优,而其他主力舰如“来远号”和“经远号”仅有2900吨,远逊于吉野号。
展开剩余76%尽管吉野号的装甲相对薄弱,但其火力与速度却极为突出。它装备了4门152毫米火炮和8门120毫米速射炮,能在短时间内倾泻大量炮弹。相比之下,北洋水师的“来远号”仅有4门非速射炮,射速差距悬殊——吉野号每分钟的炮弹投射量可达来远号的20倍以上!此外,吉野号的航速高达23节,远超北洋水师多数军舰的13节左右。这种火力与速度的碾压,使得吉野号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
李鸿章错失的良机
战前,李鸿章曾看中吉野号的姊妹舰“白朗古·恩卡拉达号”,但因清廷资金被挪用修建颐和园和筹备慈禧太后寿典,最终未能购得。这一决策的后果在甲午海战中显露无遗。
吉野号的战场表现
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中,吉野号作为旗舰,率领两艘日舰击沉清军运输船“高升号”,俘获炮舰“操江号”,并重创“广乙号”。清军“济远号”试图逃跑,但面对吉野号的绝对优势,几乎无还手之力。幸运的是,济远号尾炮手王国成精准命中吉野号锅炉舱,使其航速骤减,才得以逃脱。
在大东沟海战中,吉野号更是大显神威。它率领游击编队冲击北洋水师右翼,凭借速射炮火力迅速击沉“超勇”“扬威”两舰,并重创“致远号”。当“致远号”试图撞击吉野号时,因鱼雷舱爆炸而沉没。随后,吉野号又参与击沉“经远号”,重创“来远号”,几乎摧毁了北洋水师的主力。整场战斗中,吉野号仅受轻伤,却发射了552发炮弹,相当于北洋水师总炮弹量的一半!
吉野号的意外结局
甲午战争后,吉野号继续参与日俄战争,但此时它已沦为过时的老舰。1904年5月15日,在封锁旅顺口的行动中,吉野号因大雾被友舰“春日号”撞沉。春日号的锋利撞角直接撕裂吉野号舰体,导致其迅速沉没,舰上300余人几乎全部丧生。这一悲剧促使日本海军废除了战舰的冲角设计。
(本文参考公开史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天津市下一篇:没有了